一、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服务平台——产品概述
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服务平台,是一款利用二维、三维地图信息系统,结合单元网格管理法、市民融合服务的理念结合城市部件管理的经验,通过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实践,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、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、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,实现社区管理的责任化、标准化、精细化,社区服务的全覆盖、全天候、零距离的软件产品。 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对城市社会管理的信息化、动态化,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的及时反映、及时处理、及时解决,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效率,逐步建立起沟通快捷、分工明确、责任到位、反应快速、处置及时、运转高效的城市社会管理长效机制。
二、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服务平台——建设目标
1、建立“基层为主、四级联动”的矛盾调处和群众权益协调模式。
2、建立“化被动为主动”的群众诉求获取和社会矛盾源头治理模式。
3、“精细化、责任化”的社会管理统筹协调模式。
4、建立“监管分离、考管结合”的社会管理处置保障模式。
5、建立人、地、物、事、组织、房屋、网格等城市基础数据综合管理和可持续更新模式。
6、建立“听群众说、向群众讲、带群众干、请群众评、让群众享”的网格治理模式。
三、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服务平台——平台优势
1、建设社会治理数据中心,实现基础数据汇集
(1)依托“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服务平台,组织街道、社区将疫情防控采集的居民、单位、工商业户等基础信息,以网格为单位,录入到“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服务平台”的信息系统。
(2)打开网格化社会治理服务平台的驾驶舱界面,全区的实有人口、实有楼栋、实有房屋,网格区域、网格员信息、雪亮工程、专业力量、事件流程管理、视频呼叫、绩效考核、城市部件等涉及“人、事、物”等治理要素,实现全域覆盖。治理要素是构建网格化平台的最核心因素,形成治理要素一网通管,实现对数据资源、治理要素的全息全景呈现,使管理变得更精细。
2、 建设二、三维地图,实现关键细节“一张图全掌控”的目标
按照“一张图全掌控”的应用需求,网格化社会治理服务平台运用二三维结合的技术,达到一眼观天下的目标,三维技术的加入使使用者具有视、听、触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。用户通过各种交互设备,与虚拟环境中的实体相互作用,产生身临其境的交互式视景仿真和信息交流。
3、建设应急指挥平台,实现实时调度指挥
(1)建设应急指挥平台,实现实时调度指挥将各项措施转化为社会治理成效,推动形成党委政府领导、部门协调联动、多元主体参与、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区治理新格局。
(2)开发“雪亮工程”指挥调度平台,通过区政务外网与组织、政法、公安、城管、环保、国土、交通、林业、水务、安检、住建、人社、卫计、食药等视频监控联网,管理视频的接入和应用,形成符合GB/T28181-2016国家标准的社会治理视频融合平台,实现全区全域视频的融合应用。
(3)专业力量重心下移,人在“网”中走,事在“格”中办,通过“党建统领、警务牵引、社会协同、科技支撑、法治保障”5条实现路径,强化人口管理、安全防范、秩序整治、矛盾化解、群众服务等工作,做到服务先导“最先一米”、触角延伸“最后一米”。
4、建设“街道吹哨、部门报到”工作机制,规范工作流程
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队伍配备,按照“基础力量一员一格、专业力量一员多格、联动力量一格多员”要求,配备网格指导员、网格长、专职网格员、网格信息员等基础力量,把区直部门和街道下沉的各类科所队员作为网格专业力量,合理分配到网格中,按照“统筹协调、管理有力、联勤联动”的原则,全部参与到网格化社会治理中。
5、建设实时数据的采集和传输,保障综治业务的时效性
科学设置工作流程,网格员通过“爱尚历下”APP及时处理上报各类信息,社会公众通过“历码办”二维码及时了解网格内情况,反映诉求或提出建议。各级网格服务中心结合“网格吹哨,部门报到”工作机制,及时进行调度处置,确保各类问题在第一时间发现上报,在最短时限内解决,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、精细化、品质化水平。
四、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服务平台——社会效益
1、建立“基层为主、四级联动”的矛盾调处和群众权益协调模式。
2、建立“化被动为主动”的群众诉求获取和社会矛盾源头治理模式。
3、“精细化、责任化”的社会管理统筹协调模式。
4、建立“监管分离、考管结合”的社会管理处置保障模式。
5、建立人、地、物、事、组织、房屋、网格等城市基础数据综合管理和可持续更新模式。
6、建立个人与企业主动服务模式。